最近又一家跨国公司因为避税问题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11日报道,eBay去年在英国只交了160万英镑的税,在提交给英国公司登记局的文件中显示eBay的营收是2亿英镑,但是在美国数据和股东报告中显示却是2016年度英国营收有13亿美元!
对此,eBay只表示自己始终完全遵守各国税法。至于英美两国的数据差异,eBay拒绝发表评论,同时拒绝披露数据差异的原因。
当然,这么大的数据差异,也是直接引起了众人对eBay避税的质疑。一些税务人士通过数据审核发现,美国的营收数据包含了EBay在英国销售的佣金,但提交给英国公司登记局的文件里却没有包含这些数据。此外,eBay在英国的子公司营收描述是向eBay的瑞士公司提供营销和广告服务。因此,这些税务人士认为,Ebay英国的收入被转移到了该公司在瑞士的实体公司,也就是通过转移收入来达到了避税的目的。
在12日,《金融时报》再次发文对eBay避税的行为表态 “19世纪的制度无法操控21世纪的公司”。
其实在eBay之前,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巨头公司就因税负过低及避税问题被质疑、被税局查,但最后都相安无事。他们的避税手法曾被美国一家知名的科技新闻评论网站Wired 扒皮过,并制成了一张信息量爆炸的策略图。
其实这张策略图展现的就是在避税界赫赫有名的“双重爱尔兰和荷兰三明治”,通过复杂的资金流向和国与国之间的税法差异,来达到避税目的。尽管这种避税手法会引来“不公平”等批判,但从流程和法律角度看,是完全合法的。这也是避税与偷逃漏税的最大区别,即避税是合法合规,后者则触犯了税法的底线。
税法的规定对于每个人、每家公司都是一样的,上面这种“双重爱尔兰和荷兰三明治”的避税手法其实很多公司都可以用,但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多的跨国巨头呢?
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有足够雄厚的资本和人力去设计这些复杂的避税策略,去规避不同的法律风险。而规模较小的公司,如果要套用这种避税手法,可能中途支付的律师费和税务会计师费要远远超出他们能够节省的税金,得不偿失。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国内的企业,合理避税的前提是要合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大企业,基本不会在税务上出岔子。但很多中小企业往往因为做假账、买发票或者转移定价等错误的避税方法被罚。
大公司的做法我们走不通,那么小企业该如何避税呢?有个简单粗暴的避税方法可以给大家参考,就是寻找到税收洼地,用活优惠政策!
之前捷税宝有写过一篇文章《中国的避税天堂,你以为只有霍尔果斯吗?》中提到过,中国可以进行避税的地方有很多,并不局限于霍尔果斯,甚至在上海都有,关键看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也是一波接着一波,优惠力度之大甚至让一些行业的实际税负仅3%。
很多小企业或普通纳税人(比如高管、比如非高新企业)抱怨自己税负太高,没有优惠政策可以用啊。其实只要你们用活了政策,同样可以和特定行业一样达到满意的避税效果。
如果你想知道有什么适合自己的避税方法,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咨询或者关注捷税宝微信公众号(jieshui8)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