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日期:2018-07-30 12:26类型:公司新闻

关键词:

2002年初,当代著名民间发明家季汉生先生对制壶艺术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兴趣,为了深入了解明代至今的名家制壶艺术,他在宜兴丁蜀镇住了十四个月,萌生了要制作一款反应时代风范、突破制壶传统艺术作品的特殊奇想。他投入了近十年的精力,终于创作出了一款同时能泡出两种茶水的“中华龙壶”,“中华龙壶”象征“一国两制”含义,是明代至今壶艺史上的一大艺术杰作,它的问世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使中国紫砂茗壶有了第587种壶品,堪称世界茶文化的一次新的革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壶大师何道洪称此壶为“壶中一绝”。此款国宝级茶壶被

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系列活动组委会、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指定为馈赠国家或地区领导人的专用礼品,已被赠予多位国家元首和地区领导人。
新壶使用编辑
新买壶在使用前可以先放些茶叶用滚水泡一下,多泡几次更好,再里外刷洗干净,将壶内残留的砂粒彻底清除。用泡过的茶叶擦洗比较好。因为有些商贩,在出售茶壶时,可能会给茶壶“化化妆”用上面所讲的方法可以清除一些由此产生的异味。

“紫砂印象”认为市场上的紫砂壶林林总总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写些我个人在挑选紫砂壶时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吧。请大家记住,紫砂壶的感觉是养出来的,往往比较养眼的壶比较容易迷惑人。
1、颜色特别鲜亮、鲜艳的壶不看!(基本化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斓鲜艳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里没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壶体重。 (假料,当然一些薄胎壶比较轻的,但我一般宁愿错杀!主要是觉得薄胎壶使用要非常小心,易碰坏)
3、绿色的、颜色怪异的壶不看! (绿色、铜绿、非常红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壶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养过的壶,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这种壶尽量不要! 一种情况是泥细,浆泥。壶表面浆厚,看壶的颗粒都被表面一层浆裹着,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颗粒,这样的“泥壶”不要,因为透气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壶应注重“砂”感。 二种情况是泥料里含有化料,炼泥的时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壶水色好看,壶颜色均匀。

5、看壶的原矿颗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壶,化料将颗粒包裹着的,颗粒看着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镜看)。
6、原矿壶是有杂质的,而且杂质还不少呢,这些杂质不光是铁质。这些杂质通常表现为黑色颗粒,在壶表分布不均匀,所以很多真正原矿壶出窑时是比较难看的,看上去过分干净和均匀的壶需要小心。
7、紫砂壶就要有颗粒感,原矿壶颗粒是比较清晰、干净的。原矿颗粒看上去分布是不均匀的,比较自然,和调砂不同的。调砂颗粒一般是“浮”在壶表面的,或者这些砂内外渗透,但颗粒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有人为操纵的感觉。原矿颗粒在泥料里比较“和谐”,调砂颗粒就显得比较“生硬“一些。

新品推荐

清风淡阔别 高档水槽系统 茶株历尽寒冬

热门新闻

  • C258-S便携式低音音响2018-07-30

    闲来养花,喝茶,读书,和音乐耳鬓厮磨,尽享闲庭信步的时光,倒也安然。...

  • 宜兴紫砂陶2018-07-30

    周高起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